-
2021-4-9德愛電梯公司2021春季團建活動留影
-
2017-10-16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監管的5個方面
-
2017-10-16踐行安全發展理念 創新電梯治理模式
-
2017-10-16西藏電梯總量突破萬臺
-
2017-10-16聚焦電梯售后六大問題
行業資訊
電梯作為城市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不僅決定著城市的高度,也影響著城市的安全。而其中住宅小區的電梯,更是廣大居民外出及歸來的最初“一百米”和最后“一百米”。深圳市以開展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創建工作為切入點,加強多元主體共治,創新住宅小區電梯治理模式,保障廣大居民出行安全,正是認真踐行黨的十九大,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的表現。
住宅小區電梯監管的難點主要體現在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帶“病”運行,故障頻發,電梯安全運行狀況差,投訴舉報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4點:
一是法律法規對業主責任缺乏具體規定,導致業主責任感缺失,電梯安全投入不足?,F有法律法規對小區物業及電梯維保單位有明確的約束及管制,對業主的安全責任缺乏明確規定,導致業主對電梯安全監管存在認識誤區,認為所有電梯問題都應由政府部門加以解決,業主本身并不承擔任何電梯安全監管責任,從而忽視了自身所應當擔負的職責,難以在小區電梯維修保養、老舊電梯更新改裝等資金投入上達成一致意見,阻礙了電梯安全資金投入的同時,也加重了自身的出行風險及政府電梯安全監管責任。
二是小區業主缺乏相關電梯知識,導致不當乘梯、不當自救。小區電梯事故頻發與業主安全意識薄弱,缺乏電梯安全知識關系極大。部分業主電梯安全知識極其匱乏,在乘坐電梯時踢、撞電梯門,強行超載,這些不安全行為是導致電梯故障、事故的重要原因。而在發生電梯故障時,業主盲目、不當自救更是對乘梯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極大地威脅。據統計,2015年,深圳市電梯事故中救援不當就造成10人死亡,3人重傷。
三是部分住宅小區以低價中標原則選聘電梯維保單位。隨著電梯維保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部分地區的電梯維保市場出現惡性競爭,少數維保單位為了生存不惜以犧牲安全生產投入和服務質量來降低企業成本,打價格戰,以低價中標,在電梯維保中偷工減料,“劣幣驅除良幣”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電梯維保質量,直接或間接導致電梯故障頻發。
四是現行法規標準未規定故障率指標強制性要求,監管部門對故障多發電梯缺乏執法手段?,F行法律法規主要關注電梯的安全性,對電梯運行的可靠性及舒適性缺乏強制性規定,致使監管部門在面對檢驗合格但故障頻發的小區電梯時,缺乏執法依據。
業主是小區電梯的所有權人,也是小區電梯的主要乘客,是能實時感受、實時反映電梯情況的人。將業主納入電梯安全監管主體,對加強電梯安全監管,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深圳市在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的創建工作中,通過規范住宅小區電梯安全投入、故障考核、檔案建設、遠程監控、電梯統保等方面,糾正了以往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監管過度依賴政府的局面,建立起以業主監督為核心,多元共治,多措并舉的住宅小區電梯監管新模式。
安全投入穩定透明。保證持續穩定電梯安全資金投入,通過透明的財務公開和細致嚴謹的監督,讓購買每一個螺絲釘的錢清清楚楚。
維保合同需求明確。業主直接參與電梯維保單位談判招標中,根據自身的安全需求提出明確的電梯故障率,建立壓力傳導機制。
安全宣傳多維立體。以電梯安全櫥窗、安全知識海報、乘梯宣傳短片等方式進行宣傳,使業主了解乘梯基本知識。
安全檔案清晰完善。實現所有零部件維修更換記錄清晰可查,建立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責任可究的電梯4S檔案。
安裝實時客觀的遠程監控系統??陀^、實時、透明地監控電梯運作和維保情況,故障數量不再靠主觀感知,細微故障無所遁形,故障維修有望精確到點位。
責任保險實現風險轉移。以保障對象多、保障范圍寬、賠額高為特點的電梯責任險轉移業主風險,均攤損失。
- 上一個: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監管的5個方面
- 下一個:西藏電梯總量突破萬臺